前文速递:从蝴蝶定理到二次曲线系(1)
在上一篇中,我们从蝴蝶定理一路推演,最终引出了「过四点的二次曲线系」的概念。为了更深入理解这种「曲线系」,我们先从更简单的直线系开始。
这一篇全是概念性的东西,熟悉的同学可以跳过。
直线系
定义 Define
在平面上,如果我们有两条不同的直线 l1,l2 ,它们的方程分别是:
l1:a1x+b1y+c1=0l2:a2x+b2y+c2=0
那么我们就可以定义一组新的直线:
Lλ,μ:λ(a1x+b1y+c1)+μ(a2x+b2y+c2)=0
这就是 一组关于 l1, l2 的直线系。
- 如果 l1 与 l2 相交于一点 P,那么直线系中的所有直线都经过这个点 P。我们称为 点束。
- 如果 l1∥l2,那么直线系中的所有直线都平行。我们称为 平行线系。
例题 Example
Question:
已知直线 l 经过两条直线 l1:x+2y=0 与 l2:3x−4y−10=0 的交点,且与直线 l3:5x−2y+3=0 的夹角为 4π,求直线 l 的方程
Answer:
因为 l 经过两条直线 l1:x+2y=0 与 l2:3x−4y−10=0 ,则可以设直线 l 的方程为:
λ(x+2y)+μ(3x−4y−10)=0
整理可得:
(λ+3μ)x+(2λ−4μ)y−10μ=0
又 l 与 l3:5x−2y+3=0 的夹角为 4π
有:
tan4π=∣A1A2+B1B2A1B2−A2B1∣
所以:
1=∣(λ+3μ)×5+(−2)(2λ−4μ)(λ+3μ)(−2)−(2λ−4μ)×5∣
拆开化简可以得到:
μλ=−139orμλ=1137
代入 l 化简可得:
3x−7y−13=0or7x+3y−11=0
二次曲线
定义 Define
设 F 为定点(焦点),l 为定直线(准线),e 为常数且 e>0(离心率),则满足以下条件的动点 P 的轨迹称为圆锥曲线:
d(P,l)∣PF∣=e
其中:
- ∣PF∣ 表示点 P 到焦点 F 的距离,
- d(P,l) 表示点 P 到准线 l 的距离,
- e 称为离心率。
根据离心率 e 的大小,圆锥曲线分为三类:
- 椭圆:0<e<1
- 抛物线:e=1
- 双曲线:e>1
极坐标方程
以焦点 F 为极点,极轴沿准线方向建立极坐标系,则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:
r=1+ecosθp或r=1+esinθp
其中:
- r 为动点到焦点的距离,
- θ 为极角,
- e 为离心率,
- p 为极参数(半通径),与准线的位置有关。
直角坐标系下的方程
根据焦点-准线定义,可以得到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:
a2x2+b2y2=1,b2=a2(1−e2)
y2=2px
a2x2−b2y2=1,b2=a2(e2−1)
特点
- 对称性:椭圆、抛物线、双曲线都有特定的对称轴。
- 焦点与准线:二次曲线的几何性质可以通过焦点和准线描述。
- 离心率:
- (0 < e < 1):椭圆,轨迹闭合
- (e = 1):抛物线,轨迹开口
- (e > 1):双曲线,轨迹两条分支
二次曲线系
类似于直线系,二次曲线也可以形成一个曲线系(或称“二次曲线簇”)。
定义 Define
设有两条平面二次曲线:
C1:F1(x,y)=0,C2:F2(x,y)=0
其中 F1,F2 是二次多项式:
Fi(x,y)=Aix2+Bixy+Ciy2+Dix+Eiy+Fi,i=1,2
那么我们可以定义一个二次曲线系:
Cλ,μ:λF1(x,y)+μF2(x,y)=0,(λ:μ)∈P1
- 这里 (λ:μ) 是齐次参数,表示曲线系中的不同曲线。
- 当 (λ:μ)=(1:0) 时,得到 C1;当 (λ:μ)=(0:1) 时,得到 C2。
- 随着 (λ:μ) 的变化,曲线系中每个参数组合都对应一条新的二次曲线。
性质
-
公共点:
- 所有 Cλ,μ 都通过 C1 与 C2 的交点。
- 如果 C1 与 C2 有 k 个不同交点,那么这些交点就是整个曲线系的公共点。
-
自由度:
- 二次曲线一般有 5 个自由点(即通过 5 个点可以唯一确定一条二次曲线)。
- 二次曲线系用两个固定曲线加上参数 (λ:μ) 描述,整个曲线系是一族经过公共点的曲线。
-
过四点的曲线系:
- 若 C1 与 C2 有 4 个不同交点 P1,P2,P3,P4,那么整个二次曲线系都通过这四点。
- 这在几何证明中非常有用,例如蝴蝶定理的解析证明里,就利用了“过四点的二次曲线系”来研究曲线的交点和共线关系。
下一节将来切入蝴蝶定理 Plus 版
这个坑等我哪天想起来了就填上
2025.08.23 我开学了!!!!!!
Final completion time: August 21, 2025, 21:50